白河大地震
1906年白河大地震,當時的店仔口街(今白河)聚落嚴重毀損,也讓日本政府在1907年決定興建兩項重大工程:
一是興建店仔口市場來恢復店仔口地區的繁榮;二是溫泉大路的建築,由店仔口到關子嶺溫泉的修築。
溫泉大路
1907年開始修築由店仔口到溫泉的溫泉大路,以強徵店仔口在地保甲丁工人進行修築,
從1907年至1912年修築完成,隨著溫泉大路的開通,
日本人也在溫泉區內加強道路與橋樑的基礎建設。
輕軌鐵道
溫泉大路的完成,引起了日本人高城萬七的興趣,成立『關子嶺軌道株式會社』,
沿新建溫泉大路側邊設置臺車軌道,以店仔口為中心,
一年完成由後壁寮火車站至關子嶺粗坑之間的輕鐵軌道;此條輕軌為無動力台車,
從起點後壁寮火車站到關子嶺粗坑終點站的30幾公里,完全是依靠人力推動;
民國13年(大正13年)該社兼營汽車客運,當時只二輛,為白河有汽車之始。
從『關子嶺溫泉繪業書』的輕鐵動線可以得知,從現在的後壁火車站開始,
朝著東南方的下茄苳庄經本協到店仔口街的白河支庁,也就是現在白河公所前到現的白河分局一帶。
接著從白河跨越白水溪經西勢尾(現在的蓮花意象橋-白河二號橋)到糞箕湖。
關於以上三件關子嶺的大事,白河地方耆老邱瑞寅老師在其所著『白河古早店仔口-七字褒歌』有關子嶺-開路這首詩,
全詩如下:
明治四十彼一冬,調動兵丁保甲工,溫泉大路開始動,工程動用很多人。
遇水造橋用木杉,遇山阻路打洞孔,為要大路直直透,墓埔坑崛也相同。
店仔口塚虎仔墓,為著做路對中通。百姓無人敢反抗,即會墓分路兩旁。
店仔口街鋪石板,大路兩邊檨仔欉,為著環山供遊覽,特別栽種聖誕紅。
溫泉鄉內大動工,建造一間聽水庵,完全杉造建設讚,享受攏是日本人。
大正元年路做好,擱有鐵軌路邊舖,高城萬七日本老,經營輕便運旅途。
輕便車路只一條,粗坑透到後壁寮,中間分路水湖走,載運芎蕉日本銷。
直到大正十三冬,換用汽車載運人。白河透到後壁站,干旦二台走匆忙。
汽車古名自動車,不免馬拖家自走,免食草料煌火鼎,透風落雨攏不驚。』以上為河洛音韻。
資料來源:
『百年穿越---1913年『關子嶺溫泉繪業書封面』導讀』初稿,作者為段連生,並為臺南市溫泉協會之導覽解說教材的一部分。
『關子嶺溫泉公共浴場』發行了一張內容為從後壁火車站到關子嶺的交通概況圖的繪葉書,由繪業書蒐藏家廖先生於日本東京購得,
並逾101年10月轉而授權臺南市觀光旅遊局運用,本文由段連生『百年穿越---1913年『關子嶺溫泉繪葉書封面』導讀』內提供,
並在此感謝繪業書蒐藏家廖先生與段連生主任。